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考 - 高考模拟题辅导 - 高考综合习题 - 正文
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三(2)
来源:fjsedu.com 2005-10-21 14:58:14 【字体:小 大】

从这一图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思路,除上面说的比较的思路,还有一个思路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对立统一关系,这正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。

再比如,我们在学习第五章有关DNA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,老师讲课的思路一般是联系第一章学习过的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,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讲解的,而这一顺序是:①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、H、O、N、P;②构成DNA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、含氮的碱基、磷酸;③构成

 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;④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;⑤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。这一顺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结构的思路,其层次性很强,很容易理解、记忆。

第二是听联系。老师讲课时,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,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。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,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,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。例如,我们第一章学习的关于蛋白质、核酸、糖类、脂类等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的知识,是我们学习新陈代谢、遗传变异等众多知识的基础。我们第一章学习的关于叶绿体、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,是我们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、呼吸作用的基础。我们第一章学习的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,是我们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。再比如,我们学习第五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知识时,一定会联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,只有联系了这一点才能深刻理解遗传基本规律的实质。

老师讲课时,也一定会遗留下一些问题,或提出一些问题,这些问题正是以后在讲课中要解决的,上课时注意听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的,为以带着问题听课奠定基础。这也是一种联系,这种联系造成了我们心理上的一种不平衡,即已有知识与未知的知识之间的不平衡,这种不平衡会促使我们去恢复平衡,因而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,通过对未知知识的探求,使未知变为已知,以达到新的平衡。因此,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,可以发挥出我们内在的学习潜力。例如,我们在学习第二章有关蒸腾作用的知识时,其中老师一定会讲到,根吸收水分的1%左右要用于光合作用等各种代谢活动。那么,如何用于光合作用呢?如何用于其他代谢活动呢?这正是以后要重点讲解的内容。再比如,我们在学习第一章有关液泡的结构和功能时,老师一定会讲到液泡的功能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,但是,具体有什么关系呢?这只有等到第二章讲到根毛细胞渗透吸水时才会详细讲到,此时就需要记住这些问题,做为一种悬念,留待以后进一步去揭开谜底。

老师讲课时,还会联系很多生活实际、生产实际、自然实际,科学实验等,这些联系不但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知识,而且能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。因此,上课时也要注意听好这些联系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内容。例如,我们在学习第一章有关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时,如何理解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、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,使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呢?老师讲课时一般都会联系一些实际问题或出一些例题才进行讲解。有的举出变形虫或人体的中性粒细胞(一种白色细胞)的变形运动,或举出进行细胞杂交时,两种不同细胞融合在一起,而细胞膜也可以愈合的实例来说明。有的举出如下例题来说明:

例如,有人用不同的萤光染料将两种不同细胞的细胞膜染上颜色,然后将两种不同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,将它们融合成一个细胞。过一段时间后,发现两种不同的萤光染料均匀地分散在融合细胞的细胞膜上。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?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上述这个例题通过叙述一个实验,说明了细胞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。再比如,我们学习第二章有关植物的无氧呼吸时,老师一般都会联系水稻根的无氧呼吸会造成烂根,联系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或泡菜等实例来讲解。我们学习第六章有关进化学说的知识时,老师会联系大量自然界生物适应性的实例来使我们加深理解知识。这些联系都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。

老师讲课时,有时也要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,这不但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、掌握生物学的知识,而且对于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很大好处。例如,我们学习第一章有关自由扩散的知识,学习第二章有关蒸腾作用降低植物体表温度的知识等,老师一般会联系物理知识;我们学习第一章有关各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知识,学习第二章有关光合作用、呼吸作用、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知识等,老师一般会联系化学知识;我们学习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的结构多样性的知识时,老师一般会联系数学知识。

第三是听重点、难点。每一节课都有每节课的重点内容,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。对于重点知识,老师会反复强调,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,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,以便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。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,是必须掌握的。一般情况下,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,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讲课内容加以归纳总结,而归纳总结的内容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。对于上述几种情况,都需要在听讲时加以注意,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,但重点内容是必须记住的。关于高中《生物》每节的重点内容,将在后面加以系统的提示,以便同学们在听课中加以注意,此处不再举例说明。

有时重点知识就是难点,如光合作用、呼吸作用的知识,减数分裂的知识,基因的概念,基因突变的知识等等。但有的难点知识并非重点知识,如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利用的知识,昆虫激素的知识,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等等。对于难点知识,老师一般也会想各种办法讲清,做为学生则要在课上把难点听明白,使难转化为不难,如果课上没听明白,课下也要找到老师问明白,不然有些难点也会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。特别对那些既是重点,又是难点的知识更要弄个一清二楚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